聚酰亚胺棒厂家
扬中市绿岛橡塑有限公司为您提供聚酰亚胺棒的图片、价格、订购等信息,欢迎联系我们!
DMC系列模塑料性能指标
序号 | 指标名称 | 单位 | DMC-1 | DMC-2 | DMC-3 | 检验标准 | |
1 | 密度 | G/cm3 | 1.75~1.95 | 1.75~1.95 | 1.75~1.95 | GB1033 | |
2 | 吸水性 | mg | ≤20 | ≤20 | - | GB1034 | |
3 | 模塑收缩率 | % | ≤0.15 | ≤0.15 | ≤0.30 | GB1404 | |
4 | 弯曲强度 | Mpa | ≥170 | ≥150 | ≥135 | GB1042 | |
5 | 冲击强度 | Kj/m2 | ≥90 | ≥60 | ≥45 | GB1043 | |
6 | 热变形温度 | o C | ≥240 | ≥240 | ≥220 | GB1634 | |
7 | 绝缘电阻 | 常态 | Ω | ≥1.0×1013 | ≥1.0×1013 | ≥1.0×1012 | GB1410 |
浸水24h后 | ≥1.0×1012 | ≥1.0×1012 | - | ||||
8 | 电气强度(90oC变压器油中) | Mv/m | ≥12.0 | ≥12.0 | ≥10.0 | GB1408 | |
9 | 介质损耗因数(IMHz) | - | ≤0.015 | ≤0.015 | - | GB1409 | |
10 | 相对介电常数(IMHz) | - | ≤4.5 | ≤4.5 | - | GB1409 | |
11 | 耐电弧 | S | ≥180 | ≥180 | ≥150 | GB1411 | |
12 | 耐漏电起痕指数(PTI) | V | ≥600 | ≥600 | ≥600 | GB4027 | |
13 | 燃烧性 | 级 | FVO | FVO | - | UL-94 | |
14 | 长期耐热性温度指数 | - | 155 | 155 | 130 | WEL型老化仪测试 |
模压制品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法
缺 陷 | 产 生 原 因 | 解 决 方 法 |
起泡 | 模压料固化不完全 | 提高模温或延长保温时间 |
模温过高,使物料中某种成分气化或分解 | 降低模温 | |
缺料 | 模具配合间隙过大或溢料孔太大 | 调整模具配合公差和溢料孔尺寸 |
脱模剂用量太多 | 调节适当的合模温度和加压时机 | |
操作太慢或太快 | ||
烧焦 | 坯料中夹入空气,经压缩后升温,使树脂分解 | 采用有效的放气操作,延长闭模时间,适当降低模温 |
翘曲 | 固化不完全 | 改善固化条件 |
出模工艺不当 | 重新设计模具,使顶出装置合理。 | |
材料收缩率太大 | 尽量在均匀冷却后出模。使用收缩固定器(整形器) | |
表面无光泽 | 模温过高或过低 | 调整模温,一般适当降低模温 |
粘模 | 使用合适的脱模剂 | |
模具表面粗糙 | 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,应镀铬 | |
粘模 | 模压料未加内脱模剂或加入不当 | 通过试验加入适量的有效的内脱模剂 |
模具表面粗糙或新模未经研磨使用 | 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,可用压塑粉试模后再压制玻璃钢 | |
压制压力过高 | 适当降低压力 | |
斑驳表面 | 模具过热 | 降低模温 |
颜料因过热而分解 | 降低固化温度 | |
针孔 | 料稠化不足 | 提高料的稠化度 |
局部纤维含量过高 | 提高料的均匀性 | |
表面空气未能逃逸,料量不足 | 减小加料面积,加大成型压力,增加用料量 |